在医院的放射科,造影剂是进行血管成像、尿路成像等检查时不可或缺的物品,开封后的造影剂管理常常被忽视,这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与检查的准确性。
问题:开封后造影剂的储存条件及时间限制是什么?
回答:
开封后的造影剂应立即使用,并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注射,根据《中国药典》及医院内部规定,非离子型造影剂在首次开封后,应于2小时内完成使用;离子型造影剂则需在1小时内完成使用,这是因为造影剂在开封后容易受到细菌污染,且其化学性质会随时间发生变化,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及患者的安全。
为确保安全,我们需遵循以下步骤:
1、立即使用:一旦开封,应立即进行注射,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。
2、正确储存:在未使用前,应存放在阴凉、干燥、避光的地方,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造影剂失效或变质。
3、定期检查:定期检查造影剂的外观、颜色及是否有颗粒物析出,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。
4、记录时间:每次开封都应记录时间,并严格遵守使用时间限制,确保患者安全。
5、废弃处理:超过使用时间的造影剂应按照医院规定进行废弃处理,避免误用或环境污染。
通过这些措施,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及检查的准确性,作为放射科医生,我们应时刻牢记这些细节,为患者提供最安全的医疗服务。
发表评论
开封后立即使用,避免长时间暴露空气;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安全。
添加新评论